张晓容市长在省党代会上的发言
365bet在线体育投注:http://www.beijinglilymassage.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17/6/6 9:12:09    
 

(2017年5月23日,根据录音整理)

省十三次党代会,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全面推进“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落地生根,进行顶层设计,全面谋划,绘制路线图,发出宣言书的大会;这是一次全面阐释“四个转变”治青理政新方略,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推进全省思想大解放的大会;这是一次站在新起点,把握大局势,谋划新未来,描绘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恢弘画卷的大会;这是一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凝聚人心,团结鼓劲,振奋全省决胜全面小康信心的大会。

今天上午,仔细聆听、认真学习了国生书记所作的党代会报告,感觉报告高举旗帜、看齐核心,思想深邃、擘画宏远,特色鲜明、实事求是,是一个展现青海风采、彰显青海自信的好报告,是一个表达全省党员心声、顺应全省各族人民期待的好报告,是指导和推动我省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纲领性文件。

我认为,报告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始终高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始终贯穿着“四个意识”这条红线。报告强调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而奋斗,充分体现了省委拥护核心、尊崇核心、服从核心、捍卫核心的政治自觉,展现了省委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报告放眼国际国内大势,立足青海省情特征,胸怀真挚为民情怀,牢记领袖殷勤嘱托,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总纲领,提出的“一个同步,四个更加”奋斗目标,是确保青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的任务表、路线图、宣言书。充分体现了省委政治过硬、善谋全局,思想解放、视野宏阔,善成大事的政治智慧、执政能力和工作气质。

我理解,报告最突出的亮点,就是把“四个转变”作为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的方法路径,科学回答了如何在欠发达和资源富集、生态脆弱地区谱写中国梦青海篇章的时代课题,是青海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思想引领和行动纲领,抓住了青海发展的关键,指明了青海发展的方向。“四个转变”是一个有机整体,上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下接省情民意,实现了青海发展方向、支撑、动力和目的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跳出青海看青海”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打破了长期以来眼睛向内、自我封闭的思维定式,“四个转变“是全省一次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必将开启全省思想大解放的新天窗。具有很强的战略性,“从研究地方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充分体现从创新层面进行战略性思维的领导韬略,是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超越时代穿越空间的把握和决断,彰显了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昭示着治青理政方略的历史性突破,必将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引领后发赶超的新潮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强烈的历史方位感,紧紧抓住了青海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时代主题,聚焦“生态、民族、战略、循环”这些事关新阶段青海长远发展长治久安的关键点、新特征,构建了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新模式,彰显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必将开启青海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四个转变”是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实践性思考,是对青海发展深刻实践的思考,它立足青海工作实际和阶段性特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从为什么转、往哪里转、如何转等多维度致力于破解发展瓶颈、补齐短板,是开创青海发展新格局有力的武器。

一份沉甸甸的厚重报告,既是对过去五年成绩的全面检阅,也是对未来五年新形势下宏伟蓝图的精准勾画。此刻,我由衷和真切地感受到: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高,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程度越来越深,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越来越近,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

当前,对西宁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报告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幸福西宁,坚决践行“两个绝对”,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条主线,突出稳增长、优生态、惠民生三大领域,把握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两个着力点,争当“四个转变”的排头兵。

争当“加快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排头兵。肩负起为全省发展做贡献,为生态强省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的重要责任,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的后方保障和前进基地,坚持循环经济与生态保护双轮驱动。一方面,紧盯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光伏光热和锂电引领绿色产业发展,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绿化度,把创新驱动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强劲动力,改变产业偏粗偏重偏短的状况,努力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弯道超车”。把传统优势产业作为稳增长的根基,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资源精深加工和智能制造为方向,集中力量延伸传统优势产业链,构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铝镁合金、藏毯绒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传统产业新优势。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以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为牵引,努力建设千亿锂电基地和有影响力的光伏光热制造中心,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培育成支撑城市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实施都市区空间重构战略,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按照“绿色为芯、双城联动、生态环抱、组团发展”的思路,构建以生态森林公园为“一芯”,主城区和多巴城市副中心为“双城”,南川、北川、东川、西川等片区的“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的生态山水城市新格局。加快湟中撤县设区,启动西宁新区申报,为城市有机更新内涵式发展提供出口。更加重视城市美学理念,塑造城市特色新风貌。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突出山水特色,开展生态修复和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建设湟水河百里生态廊道,启动园博园等生态工程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争当“加快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的排头兵。承担起“建设美丽西宁,服务全省人民”的政治责任,一手狠抓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打造全省各族群众的生活服务基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抓紧制定教育、健康养老、就业等方面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面向全省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让各族群众在西宁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一手抓好自身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构筑全省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方法,探索建立各族群众交流共融的载体平台,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为全省和谐稳定做贡献。

争当“加快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的排头兵。依托东靠东部发达地区、西向中亚西亚潜在市场的承东启西区位条件,承担起率先融入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一是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开放高地。打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向东融入长江经济带,向西融入中西亚及中巴经济走廊,借助便捷的客货运铁路通道,加快综合保税区、物流基地建设,借鉴上海等自贸区经验,打造国际陆路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亚洲硅业等国外产业基地和西宁驻外商务代表处作用,扩大土库曼斯坦在宁采购及商贸中心影响力,争取其他中西亚国家在宁设立国家采购中心,把西宁打造成“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国内企业走向中西亚地区的前进基地和中西亚国家在华商务活动集聚地。立足高原门户地位和旅游集散功能,以西部自驾游联盟为龙头,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旅游名城、中国西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青藏高原国际旅游服务基地,成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示青海形象的前沿窗口。二是主动对接国家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探索具有高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西宁模式。按照“加快建设多巴城市副中心,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要求,构筑六大功能组团,重塑经济发展新版图,多巴新城打造城市副中心、城市功能优化新空间、新型城镇化样板区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的增长极;南川文化旅游商务会展区打造“一带一路”开放新平台和文化旅游商务会展融合发展的增长极;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城北建设集高新技术研发推广、高端人才培养、滨水特色新城为一体西部“双创高地”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川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西川新城为城市发展预留战略空间。三是紧抓对接东西部合作和对口援青等重大战略,以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为目标,加强与南京对口帮扶工作,通过园区、产业对接,深化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助学助医等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借势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围绕国家产业结构布局和全省“十三五”重大规划,创新招商方式,开展链条式、集群式招商。

争当“加快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排头兵。一是把现代农业作为促进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主要手段,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品牌,建设与都市功能定位相契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大力发展高原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发挥湟源背靠大牧区、面向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农畜产品集散地,打造青藏高原农副产品原产地聚集园。三是多管齐下增加农民收入,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快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带,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非农收入;培育特色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破解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衔接不畅困局;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解决农村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关内容